![]() |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台經月刊96.3專題『從六大跨國企業策略掌握生物經濟(Bio-Economy)發展趨勢』 前言 Stan Davis 和 Christopher Meyer 兩位學者於 2000 年就提出了生物經濟(Bio-Economy)的未來概念,預測目前的資訊經濟時代將持續到 21 世紀前期,然後人類社會將開始迎接一個全新的時代-生物經濟時代的來臨!生物科技產業隨著新技術與新發現的進展,以及拜人類基因組定序計畫之賜,當代生技產業發展趨勢是結合應用電子、電腦、軟體、網路、材料、自動化等高科技於人類生活品質之改善,從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,至醫療、能源、環保、生態、永續發展…等都可預見生物科技之運用,這將是影響人類福祉最重要的科技! 生物經濟是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之研究發展與應用為基礎,建立在生技相關產業之上的經濟體系,並結合農、工、資訊等相對應的新經濟形態。它將提供新的方法來製造符合人類需求、既經濟且環保的產品,並澈底改造舊的經濟體系。這場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為主的科技、產業革命,是過去工業浪潮所無法比擬的,因此全球跨國企業已經開始佈局經營,以因應生物經濟時代的來臨。就生技產業發展歷程而言:第一波紅色生技是以醫藥研發產業為主,第二波綠色生技為農業生技產業,第三波白色生技則是整合生命科技與其他高科技產業,應用於工業生技與能源環保生技之研發。台灣應如何因應這潮流趨勢發展蛻變成為一個生物經濟體系?因此,本次專題針對全球跨國企業BASF、Bayer、Dow、DuPont、Monsanto、Syngenta,其所屬產業發展現況或前景、公司規模、營運內容、研發策略、行銷策略、財務結構、經營所面臨的困難(風險分析)、未來展望等方面進行個案分析,以掌握全球生物科技產業的最新發展趨勢!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台灣經濟研究院 (Taiwan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) 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 (Biotechnology Industry Study Centre) 地址:台北市 104 德惠街 16 之 8 號 5 樓 Address: 5F , 16-8, Te-hui St. , Taipei , 104, Taiwan . TEL: (02)2586-5000 FAX: (02)2597-9641 http:www.biotaiwan.org.tw 網頁設計:湯佑蓉 |